愿我们的生活 常有诗词相伴
——《五年级古诗词决赛》观后感
似乎从刚掌握语言开始,我们就在读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启蒙诗词。那个时候的我们,也许并不明白自己所念诵之诗的意味,只觉得朗朗上口。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为什么要品读古诗词呢?
“生命太短暂了,以至于我们只能选择和那些伟大的书生活在一起。”列奥·施特劳斯如此感叹。好的诗句常被人形容如画一般引人入胜,寥寥数字,既可表现“道是无晴却有晴”的雨中美景,又可抒发“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烦忧,既可吟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壮,又可流露“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释然。从诗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为了那一种内心的感动。那些打动无数先人的墨迹,今天依然令人动容,我想,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积聚的力量吧!
上周五,作为学校读书节的最后一个活动,五年级古诗词决赛为我们奉献了一场诗词的饕餮大餐!这个活动在教导处的精心策划下以“增加学生诗词积累量、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学生重温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古人的智慧,从中汲取文化营养,涵养学生的心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决赛,谈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感!
学校重视度高。《五年级古诗词大赛》是我校读书节最后一个活动,全年级245名学生经过初赛、复赛、决赛层层进行筛选,如此高调推出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我校对古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王校长、张校长、吉主任以及六位语文教研组长担任点评嘉宾。学校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传统文化在明远的又一次舞台尝试。
比赛形式新、手段妙。《五年级古诗词大赛》设计的比赛环节新颖。1、识别诗句题(从九宫格或十二宫格中提炼出一句五言或七言诗),考察学生对相近古诗句的区分和辨别能力;2、填字题,考察的是学生的书写能力;3、对句题(根据提示说出诗句的上句或下句),考察学生的背诵熟练程度;4、图画、文字线索题,考察学生对诗的大意、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5、逆向思维题,纵向考察学生的古诗词功底;6、诗词飞花令,以某一字为基点横向考察孩子的积累量。这些精心设计的比赛环节让诗词在比赛现场中“活”起来;另一方面适时穿插的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
我深深感觉到诗词大赛对小学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对充实学生的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的要求是这样的:一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二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而且从各个学段来看,古诗词的比例仅次于记叙文,这足以体现古诗的重要性。
本次大赛让我意识到小学古诗教学不要一味地提倡以量取胜,不要死记硬背,不能太强调量的积累。本次古诗词大赛主要有识别诗句题、填字题、对句题、线索题等等,它启示我们,小学古诗词教学,可以采取以赛促学的形式,通过经常性的诗词比赛、朗诵活动,比如给上句、说下句,给意境、说诗句,由诗到人,由人到诗等,培养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进而引导孩子们去读诗、背诗甚至可以去写诗。
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充满趣味的课堂教学,才会让诗词教学充满魅力,才会让课堂氛围更活泼。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诗词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诗歌内化于心,一路前行。古诗词大赛虽已结束,然而对于古诗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却开始留存于心,愿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携手孩子,一起走向幸福的诗歌殿堂。愿我们的生活,常有诗词相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