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 正文
这个世界上能轻易拿出来的东西,都是没用的东西——王宏斌
发布时间:2018-5-14 17:59:00  浏览次数:  【
 

 

这个世界上能轻易拿出来的东西

都是没用的东西

——一论教师减负

 

这个话题,我思索了八年。

那年明远小学刚成立不久,一个家长,为了表示对班主任老师的感谢,写了一封感谢信。陈艳霞校长让我在全校教师会上,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我们明远的“元老们”应该有印象,那个时候我哭了,不仅泪眼朦胧,而且声音哽咽。当时我虽然拥有三年师范、四年师大的求学经历和五年的中师老师的工作经历,但是我仍然为我们小学老师的辛苦感动。

感谢信中,家长陈述了一件事:老师为了让学生按时入睡,不惜把自己的孩子留在教室写作业,而去陪学生睡觉——又是哼儿歌,又是讲故事。信中还说,自己的孩子调皮,在课堂上对老师说了脏话,孩子都看到老师气得脸色变了,非但没有停止语言攻击反而变本加厉地挑衅老师,而老师只是默默地转身,抹去眼泪以后继续讲课。只是在其他老师和学生都放学回家以后,在办公室嚎啕大哭,被一位因事回家晚了的同事撞见了。几经周折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以后,家长对此表示深深的歉意。我们的老师不辞辛劳和不胜繁巨如此,忍辱负重、伤心悲苦如此,真的让人不得不动容。

让人感到惋惜的是,我们这位在家长、校长和孩子们眼中如此优秀的老师,不久之后,因为“不堪重负”,选择了改行。当时,我的心,碎了,飘洒一地,犹如鸡毛,可以随风飘零,也可以零落成泥。自此以后,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如此难做,究竟原因何在?这一思考,就是八年。

 

 

但是一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真的无从下手。今天中午因为工作的需要,我一口气写了四篇文章,但我把这个信息发到朋友圈的时候,一个朋友的神回复,让我下定决心要结束这八年的思考。他说:“你一中午就能写四篇文章,一会替我也写四篇?”我苦笑一阵,回复说,这四篇文章,我其实思考了快一个学期了,写,只用了一中午。

于是我想到了初中时候学过的一篇英语课文。就是那篇经典的“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king”。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国王非常喜欢马,他请一个画家为它画一匹马,画家答应了,但是要他等。等了两年以后实在等不及了,就去找这个画家,那个画家于是拿出纸和笔,两分钟就画出了一匹马。国王于是很生气,说你能在两分钟内画好一匹马,你却让我等了两年。画家笑着说,我用了两年时间,来训练自己能在两分钟内画好一匹马的能力。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

 

 

那么这和老师们的减负,有什么关系呢?

这里面的关系,其实也很明显。一开始讲到的那位老师,虽然精神可嘉,但是方法断然不可取。因为这样的老师所做的工作,叫做不辞辛劳“埋头赶路”,很少能做到“仰望星空”;没日没夜进行的大半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式”工作,很少主动去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早出晚归,就是以前我们在歌颂老师的时候说的那种典型的“披星戴月”、“两头不见太阳”、“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都很辛苦,甚至是越来越累,却极少主动总结,究竟这些辛苦给自己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幸福带来了哪些有用的东西。不总结、不思考,这几乎就是这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师们的职业宿命。这种教师,其实已经很难适应现在和今后的学生,因为“用时间换分数、用疲劳换同情、用低效勤奋换取学生尊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去陪别人家的孩子休息”已经很难博得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信服,因为人家会说,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的老师,怎么可能会爱别人家的孩子呢?——那个“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家的孩子是神”的时代,也不复存在了,现在的家长,未必买你的账。

要想真正减负,唯一可以努力的方向,就是像“Long   long  ago ,there  lived  a  king”里面所说的那样,努力提高自身的价值,让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努力,不断习得适应新时代家长和学生需求的老师——提升自身行情,才是真正值得努力的方向。因为很容易就拿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廉价的,比如一开始提到的那位老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掺杂一丁点儿的个人需求,没有谋求一丁点的回报,至真至纯,可敬可佩,可是这些优秀品质,如果“给得太容易”,就会“不珍惜”——即使是付出真心实意的爱,也不能没有策略。这是教育这个特殊的职业所决定的。

 

 

还有一种极大的感情、时间、精力的浪费,来自于一线老师们司空见惯的应付检查。一旦上面有什么“临时检查”、“紧急检查”、“常规检查”、“专项检查”诸如此类五花八门的检查验收什么的,老师们就要“无条件”配合、“无底线”付出、“无节操”牺牲了,个中滋味,但凡是个老师,恐怕都是深有体会的。其实说白了,既然叫做应付检查,那就一定是应付,应付的东西有用吗?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专门对教育界普遍存在的“表叔”表示了关注,这种浪费纸张、降低效率的“表表格格”其实也是在极大消耗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幸福。这些东西即使赶在特定的时间内“准备”出来了,有什么用呢?无非人糊弄人,鬼糊弄鬼而已。

所以说老师要想减负,就必须要找到能够提升自身价值的事情,能够找到让自己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方向,找到能够让自己卓然独立、鹤立鸡群的资本。而这些,都不是轻易能够拿得出来的。

比如说,现如今,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能喜欢爱讲故事的老师,不要小看讲故事,那也是需要有大量的阅读来熏陶的,否则同样的文本给了你,你也就是“读”而已,根本不是“讲”。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可能喜欢“学识渊博”的老师,那“学识渊博”就更不是一日之功了。小孩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老师呢?他喜欢唱歌好听、说话好听、身材还很苗条的音乐老师——你能很容易拿出来吗?即使是天生就有的,你也要不辞辛劳去保持。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老师呢?长得帅,会打球,每次投篮都空心,每次射门都能进,很容易吗?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老师,应该是上课不拖堂、几乎不发火、语言精练还懂得适时表扬他、写字漂亮还能画得一手好图,不容易吧?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老师呢?写得一笔好字,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上课的时候旁征博引,遇到状况的时候巧妙化解,口若悬河还能适时戛然而止,不光书教得好,还不要布置太多作业,学习不是很辛苦,考试成绩还不错。不容易吧?

 

 

这即使不是所有孩子的要求,也一定是孩子们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也应该是我们老师真正努力的方向。你想逃离那种被“表叔”绑架、被考试“抹黑”、被熊孩子“围攻”、被作业本“累垮”的命运,就必须要有胆识、有魄力、有能耐“突出重围”,否则很难逃出“既定的宿命”。你要能在一中午就写出四篇文章,那真不是轻易就能够写出来的——那需要功夫,长久坚持积累以后形成的功夫。就如同那个画家用了两年的时间才练出来两分钟之内画出一匹栩栩如生的马的功夫一样,貌似轻而易举,实则难上加难。我们做老师的,只有练就了这种功夫,才能真正提升自身价值。

换句话来说,我们老师表面的工作就像画家在两分钟之内画出一匹栩栩如生的马一样,看起来轻松自如,而在背后,应该下功夫练就能在两分钟内就画出一匹栩栩如生的马的功夫,实际上,难上加难。这叫,举重若轻。而不是把自己的辛苦全让家长看见,来博取那一点廉价的同情和所谓的赞美——现在的家长和孩子,其实连这点廉价的同情和赞美,都很吝啬,他们甚至会说,你这么辛苦,不是因为你境界高,可能是因为你能力差。

华为的任正非说过,你加班也对,你不加班也对,只要你能按时完成任务就行。这句看似薄情寡义的话,实际上是不纵容员工的低效勤奋,鞭策和逼迫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练就真功夫。这样貌似不近人情的老板,实际上很令人尊重。

 

 

我很推崇上海平和双语国际学校的万玮校长说过的一句话:无用比有用更重要。这句话直接指向当下浮躁的社会现象、肤浅的所谓“普世价值观”、狂躁不安的人们的内心。万玮校长的话之所以值得推崇,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位非常理性的思考者。我们越是在外人看不见的、根本性的事情上努力,我们看起来就越轻松、工作越高效;越是在外人看起来“无用”的事情上面下功夫,越是在有用的事情上显得气定神闲、举重若轻;越是在自身提升上严格要求、持之以恒,越能够换来别人的认同和尊重。这是辩证法,也是教育的哲学。

所以,我想说的,教师的减负,不是形式上砍掉什么工作、去掉什么要求、降低什么标准——那是治标不治本的。真正能够减轻老师负担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潜下心来,修炼内功。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