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当前,许多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喜欢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堂上要学习的内容,全部用投影出示,忽略了课本的价值,训练阅读也就是一种空话。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中,教师经过适当的引导和精讲,再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用心去读一读,用脑去想一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学会正确的解题方法,明白深刻的道理,从而达到提高数学素养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始的:
数学阅读教学
注重语言元素的融入
在数学教学中,每个知识点的引入更多的是以图片的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问:“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总会东扯一句,西凑一句的说。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数学教师应用语言来演绎数学冰冷外表下的美丽,用语言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教学形态。所以每当遇到丰富有趣的情境图时,我会这样给孩子们说:“图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这样的设问,可以让学生把情境图中的场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培养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完整的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
数学阅读教学
注重问题的摄入
在学生阅读前设置一些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时,教材上利用情境图“分苹果”,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
竖式

思 考
(1)18和6分别表示什么?
(2)商3写在哪里?
(3)被除数18下面的18表示什么?竖式最下面的0又是什么意思呢?
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通过阅读找到答案,更深刻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即使遇到问题,他们也会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既掌握了知识与学习的技能,更多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教学
注重“读”与“思”的结合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而在练习时,读题、审题,不仅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基础。因而,注重“读”与“思”的巩固,是“练”的基础。例如在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练习中,解决在“至少”和“最多”的问题时,首先要求学生先读懂题,读懂算式中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进而思考要不要商加1。只有这样认真读题、审题后解题,孩子们的思维才是灵活的。
谁说数学不要“阅读”?课程改革走到了今天,“阅读”这个词已不应该是语文的专用名词了。在宽广的数学天地中“阅读”也要被广大的数学教师们运用于教学中,把数学中最难的问题通过“阅读”来解决它,让数学教学更加的充满生命和活力。
我们一再强调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及时总结和善于思考的优秀思维品质。此文的作者立足于考试的卷面分析,带着问题思考,带着思考教学,终于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了解决学生卷面问题的方法。仅此一点,此文便值得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