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各个方面出类拔萃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也成为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为此,我们以此次寒假为契机,专门设计了相关的专题实践作业,让孩子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知识,走向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数学知识为实践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
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认识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的现象,这便是由于理论知识脱离了生活。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培养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走进生活,也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
在寒假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自己的身边,我们设计了通过用思维导图帮家长列一份清单的活动。这样做,使学生们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减缓学生在学习上的坡度,对他们深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帮助,整个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条理的生活方式,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另外,通过让学生做正方体,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几何的概念不止停留在课本上,还能运用到生活中。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直观地了解到立方体图形,也为下学期研究观察物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用数学的眼光来记录生活
世界之大,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之前,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了解了正、负数的含义,也学会了怎样表示,怎样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呢?这次通过“压岁钱”这个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设计一个小账本,记录好每一笔压岁钱的收入、支出、结余等内容,利用孩子对金钱与生俱来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和价值观,不仅使孩子们对理财有了兴趣,还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了质的提高。学生a说:“我在生活中真正了解了正负数的意义,以及让我感受到正负数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用数学的方法来玩转生活
《最强大脑》上一位美国选手亨利说自己因为玩游戏爱上数学,现实再次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爱玩游戏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在这次寒假作业中,我们专门设置了数学益智游戏,数学益智游戏由“会玩一种立体魔方”和“学会玩数独游戏”两部分组成。玩魔方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和逻辑能力,由于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强、令人兴奋和具有挑战等特点。可以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强烈好奇心。学生b说:“我知道了魔方有二阶魔方和三阶魔方,掌握了玩转魔方的小技巧。”学生C说:“我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了魔方游戏。”所以,要发展孩子探索事物的精神,适当的游戏是不错的选择。
四
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生活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误认为“阅读”就是语文阅读,而忽略了数学阅读,随着“社会的数学化”数学阅读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在本次寒假作业中,设置了专门阅读数学共读书以及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来了解数学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的背景,同时也更贴近课程标准,注重三维目标的渗透,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知道数学与语言、历史、美术等学科相结合的魅力。同学d说:“我知道了,成功是靠汗水,靠勤奋努力得来的。”同学e在数学日记中记录了他的生活趣事。同学F说他懂得了,十进制和二进制,还有圆周率。让学生爱上枯燥的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实践作业的最后,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使学生把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从而掌握这些规律和方法,进一步锻炼了同学们的总结能力。记录收获中,有的学生采用日记的形式,有的学生采用画图的形式,将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与数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意识到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再次正视数学的意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的实践作业,学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际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完美境界的追求,也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一种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出来的文章之所以要认真读,是因为它已经“自带光芒”了,此文章之好,便好在老师“用心做”了,也“用心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