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会激励,有影响,方为人师——薛岩
发布时间:2018-4-11 17:12:00  浏览次数:  【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我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文字里,发现他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地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这三种品质对于篮球这样竞技体育来说,无疑是一句箴言。篮球,不仅是一项体育项目,它更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释放,内心有多强大,就会释放多大的能量。

于永正老师的观点使我心潮澎湃,使我立志成为一名好老师。做一个好老师,是我一生的追求,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好老师的眼睛应该是带着温度的,拥有亲人般温暖的目光,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视野中都应该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学生,关注他们在做什么;课堂上,用自己的眼睛注视着学生。就像在练习打篮球时,眼睛注视着篮球那样,即使视线转移开了,整个人也还是心系篮球的。

篮球课堂也同样适应这样的教学理论。把目光聚集在学生身上,融入学生们的练习,形成一个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在体育,尤其是篮球课上建造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要义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配合、影响,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传递信息。这个“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师生一起努力,当然,教师要做到积极地引导。比如说,在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们两两一组进行交互练习,同时积极引导和纠正学生,将“影响”和“激励”作为课堂的宗旨,并进行积极、正面的影响。

做体育老师这几年,和学生相处久了,我总觉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重生的自己,所以,从不敢怠慢篮球教学工作,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觉着对得起自己,对得体育事业。同时我也深信,篮球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强大的潜在体能,并让这种潜能得到最好的释放。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