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两天的听课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浅略收获。
在《韵律识字》的教学中,我一直有个困惑:为什么孩子们背起来朗朗上口,到了认字环节收效却总不理想呢?虽然自己也采用了单字读、一三字读、二四字读、竖着读等多种认读方法,但都收效甚微。
“你可以单字三遍读,还可以词语倒着读,这样更便于孩子回忆。”哦——词语倒着读!这种方法一下子就在我心里激起涟漪,恨不得马上就试试效果如何,至于“单字读”虽然我也用过,但都是一遍读,学生读得遍数少,不熟悉,听他们读的断断续续,毫无章法,难免就会心急。
学以致用,下午实验课,我马上尝试了这两种方法。首先采用“词语倒着读”的指认方法,比如“阿姨叔舅”读“舅叔姨阿”。第二遍再加大难度,一行倒着认读,比如“阿姨叔舅、爷奶爸妈”,倒过来“妈爸奶爷、舅叔姨阿”。同时为了让跟不上的孩子不至于落的太远,竖着读时,在读的过程中加上“第一列阿阿阿、兄兄兄……”倒着横行认读时也加上“第一行妈爸奶爷、舅叔姨阿;第二行她他我你……”这样目标清晰,多种形式的认读,不仅调动了学生认字的兴趣,巩固了认字情况,而且让认字更好落实。正如郝教授所说:“不熟、不会,还是练得少。”
经过这次学习,我终于知道“包教不包会”原来是孩子如果不会,竟然也是好事,正因为发现他不会,才能促使老师想办法更好地集中教,分散练。
我感觉在《韵律识字》的教学中,自己还停留在照做的层次上,大胆创新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静下心来和学生一起努力,自己的教育之路才能走得更宽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