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学随笔 >> 正文
跟着问题反思作文教学——周雪萍
发布时间:2018-1-11 16:46:00  浏览次数:  【
 

跟着问题反思作文教学

——反观作文赛有感

 

作为教师要经常反思,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使自己进步,学生受益。不反思就没有进步,不反思就不会成长。

近日的一场作文赛分数惨烈,虽说材料作文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初次见面,孩子们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客观原因,造成低分的主观原因仍然有很多。细细翻阅完卷子,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信的格式出错;有事例的叙述,但是详略不当,不能体现出“体谅”父母,只简要地叙述了事实;道理劝说不能紧密结合材料来劝说,显得苍白无力;问候语完后直接叙事,无针对材料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过渡语等等,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作文教学的问题:

 

习作练习面窄

我们的作文教学仅仅是围绕课本的八个单元的主题练笔,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了四年级就接触过的书信格式错误五花八门:占格错误和格式残缺。

改进措施:充分地利用作文本和日记本进行多体裁多方位的练笔。

 

不会恰到好处进行细节描写

对于体谅父母的事例大多数孩子都能举出,只是更多的仅仅是叙述,缺乏详尽的描述,使得“体谅”这个主题不突出。

改进措施:平时多读多背一些细节描写的片段,培养细节描写的潜意识和习惯。最近,我欣喜地发现每天早读的一段背诵,在展示环节中,就听到了好些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

 

积累的语言不会运用

每天早读100字以上的背诵,从四年级坚持到现在,几乎没有间断过,可是真正在习作和日记中的运用却少得可怜,这就使得积累的文字似乎是一潭死水。针对此,近日,在日记练笔时,我特意提出要求,所有的孩子必须创设情境,把积累的片段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日记中,我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孩子活用得相当不错,此时,我不禁暗暗地为这潭死水的复活而欣喜。我进一步提醒孩子们“积累为运用服务,运用以积累为活水源头。”把握好这一点,何愁习作水平不进步?何愁文章不精彩?

 

审题习惯和能力的欠缺

长期以来,习作训练之前,我总是领着孩子们,一同审题,惯出了一些孩子懒于思考的坏习惯,导致他们在写文章时,没有独立审题的能力。本次作文中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要么直接记事情;要么摆了一整篇的道理;要么忽略了“具体”二字,对父母的体谅一句话带过,严重偏题。没有独立认真的审题习惯,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静不下心来认真读题,二是根本读不懂题。          

这该如何解决呢?除了多训练,更好的、更有效的办法自然还是大量阅读课外书了。因为阅读可以使人心静,心静下来了,读题就认真了;对于读不懂的现象,阅读的作用就更重要了,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的讲培养出来的,而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习作能力也不例外,书读的多了,语感强了,读懂题目自然不成问题,语句的衔接过渡也自然会有了感觉,不用说,语言更会因为丰富的积淀而呼之即来。

其实,我们都知道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我相信在正确方法的引领下,坚持“读写”,它总会水滴石穿,从量变飞跃到质变的。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