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被无数人欣赏着。在学校,我们有音乐课堂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工作中,我们用音乐来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在闲暇时,我们用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还可以用音乐来放松心情,提高精气神。由此可见,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音乐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音乐教育教学更是有许多抽象的地方,让学生一时无法理解。那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很快而且有效掌握呢?就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容易看见的和听到的现象和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装扮蓝色的地球》这首歌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和强弱的处理呢?我将这首歌划为了四部分,第一部分,比作河流的源头,有许多小溪组成,所以这部分演唱时会比较轻巧,音量比较弱;第二部分,比作河流的上游,小溪汇聚的地方,这个地方就相对比较宽阔,音量较之前也就大一些;第三部分,就如同大河中的支流,声音较之前更活跃一些,有弹性一些,音量比河流的主干要小一些;最后一部分,我将之比较为河流汇聚大海的地方,让人豁然开朗,音量较之前也是最大的,最宽广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歌曲的情感和强弱的表达了。
又例如,在发声练习中,都说将嘴巴打开,让喉头放松,那如何做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呢?我先问学生,都打过哈欠吗?首先假装打一个哈欠,让学生感受气息完全不受阻的,从下腹到嘴外冲出的过程,让学生知道在将要打哈欠,吸完气不要将它打出来,保持这种状态,连带着声音一起发出来,学生很快就会掌握;在发声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练习u、a等开口音,有的学生就达不到积极的精神状态,于是我让他们模仿动物的声音gu(公鸡的声音)、ga(鸭子的声音),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发声练习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诸如此类的抽象知识还有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马上能够与之联系。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先不要急于塞给学生,而是先寻求好的方法,寻求如何让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善于和乐于接受的形象的知识,这样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让学生记得牢固。自此,学生在遇到此类型的问题时就会首先想到之前形象的事件,通过“现象”联系“抽象”解决问题,从而真正的掌握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