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中的美
――《我和我的祖国》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课为了进一步适应教学改革要求,需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我在五年级音乐上册《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在这里简单说说自己的教学体会及反思。
由于传统音乐课的学科性质,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只是唱歌,音乐欣赏课只是单单的去听歌,我认为音乐欣赏课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去聆听,而是让学生全心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带着欣赏的眼光在聆听的同时去体会歌曲的内涵。
课堂终归还是学生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这个主体发挥出来的,以前学生对于歌曲仅仅停留在歌词的表面意义上,从而忽略了歌曲最终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的初衷。因此,我在课堂导入之后,简单的分析了曲式,进行了以下三个步骤:
一、听故事
剖析作者作曲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分别将曲作家秦咏诚、词作家张藜的故事向同学们讲解。尤其是在讲张藜的时候,把张藜的坎坷经历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告诉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充分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张藜的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在学生的眼里有一定的感染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向张藜学习,提高抗压能力,坚持不懈,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二、听歌曲
充分了解歌曲的作曲背景,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更能体会到歌曲的情感,提高对歌曲的鉴赏能力。在第二遍聆听歌曲之后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歌曲听起来的速度是欢快的还是沉闷的?
生:是欢快的!
师:那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深情、富有激情……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在之前的歌曲中出现过,所以对八六拍的节奏训练很熟悉,对歌曲的情绪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三、听合唱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不同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国》,听一听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生:独唱版本比较激昂,声音听起来很美;
生:合唱版本听起来比较有气势。
五年级的学生对合唱已经有所了解,有一部分同学本身就在合唱团接受训练。
师(总结):独唱版本音色甜美,富有激情;合唱版本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更有立体感,有震撼力。
在最后欣赏李谷一演唱版本时,让学生把提前发放的小国旗挥动起来,感受演唱会的气氛,在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在这堂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再次上课我会注意以下几点:
1、比如学生在听作者故事的时候参与课堂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应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发挥想象猜一猜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总结一些其中的道理;
2、哼唱歌曲时,学生们的歌声没有强弱对比,老师应该作为领唱走到学生中间,用歌声带动学生,更好地将情感带入歌曲的演唱中,调动学生的情绪。
3、最后在聆听时,将音乐具体划分成段,一段一段地进行赏析,体会每一段歌曲中的情感,最后汇总起来演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等。
这些问题我将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