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里有你的梦想》这本书中讲述了18位教育大家的思想精华、实践经验,这些都很真实。

(吕型伟老师)
吕型伟老师曾说:“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这句话说出了教育的真谛,也涵盖了这本书中提到的每位名家的品质。
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把教育作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把教育看作一门科学,不断实验,用心钻研;把教育当作一门艺术,因材施教,因时创新,精益求精。
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要领悟真谛,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创新出新思想和新经验。
书中所提到的每一位名师,他们都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都明确自己的人生航向,并为之不懈地奋斗着。

(孙双金老师)
用孙双金老师的话来说:为了我的梦想,我曾呕心沥血,曾披星戴月,曾上下求索他们中的每一位,是勤奋的,是执著的,是充满魅力的。
学习是他们成为名家的通道,为此,他们可以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不间断地学习,数十年如一日。
思考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自己的人生每一步应该如何去走,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应该怎样上好每一节课,这是他们时刻思考的问题。拼搏时他们成功的保证。
“天道酬勤”这句古话,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验证。
.jpg)
(马芯兰老师)
1、 傻干是成长之路。
马芯兰对她的弟子陈立华说:“年轻人要傻干十年,十年傻干!”
当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的时候,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马芯兰不顾“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潮流,“一个心眼死心塌地”潜心研究怎样让学生们对学习感兴趣。
给学生上课,研究教学法、带徒弟,当校长,近四十年来,马芯兰几乎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全部心思都用在学生和学校上了。“她记不住获得过哪些奖,可她记得教过的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2、大量做题是钻研业务的办法。
“新婚不久的丈夫从旧书摊上给她“淘”到一本《一千题详解》,她被书中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给迷住了,回到家里,菜也不买了,饭也不做了,一边看,一边做,一边想,整整两天两夜,硬是把这本书仔仔细细“过”了一遍。”
与她相似的孙维刚每出一道题,自己要先做上10道题,从中选出最精彩,最典型,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
看来,我要纠正一种习惯,作业规范批改依然重要,细心纠错依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精选试题。从备课的时候就要有习题意识,抓住问题授课,抓住问题训练,通过习题消化知识,通过习题巩固知识。
3、忙于行走时更要看看路。
在不断看书、备课、上课的过程中,马芯兰发现,当时的一些教材不适合儿童心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使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她把要讲的数学、语文教学内容编写成故事,一边给学生讲故事,一边讲知识,并从中找到规律性特点,改革教学方法,耐心的引导学生学生学习。
她的教学法体现在迁移—发展,“为迁移而教,为发展而练”,充分运用学习迁移的原理,通过“纵”“横”两个维度的重新调整、组合、形成比较好的知识体系,使得学习效率提高,能力培养有实据。
其实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也有很多思路,但是,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抓住,不能及时提炼,不能上升到理论,不能长久坚持,而逐渐失传了。
品读着一个个教育家的故事,他们的故事让我体验到教育是如此的平凡而又是如此的伟大。

(刘可钦老师)
我们要学习、要践行刘可钦教育名言:
1、当你找了100种方法孩子还没改变的时候,你就去找第101种。
2、孩子坐在教室里你无权选择,只能选择自己的教育方法。
3、严肃严格的进行基本训练,诚心诚意的让学生做主人。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幅精美的图画。学习名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能简单地临摹,重要的是要领悟这些名师的精神,认识教育的真谛,经过自己的钻研和努力,一定也能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新思想和新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