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史馆 新闻中心 队旗飘飘 学生园地 教师风采 教学教研 梦想课堂 家长学校 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运城明远小学』网站!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 书香教师 >> 正文
【书香致远】对“差生”这一现象的思考——仝晓丽
发布时间:2017-6-14 19:32:00  浏览次数:  【
 

给《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我已经是第三次拜读了,不过这次是最完整地把它读完并做了详细笔记的一次。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每读一次都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感触。

对于“差生”这一现象的思考,这个观点让我深思。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即便是双胞胎,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发展水平也就各不相同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成绩优异,一些人成绩平平,甚至还有一些人达不到学习要求。那些“聪明”的孩子总是能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总是能得到许多褒奖;而那些相比较而言不够“聪明”的孩子所得到的往往是漠视与批评。因此,我们不得不来关注一下这些在学习上总是不甚如意的孩子,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爱与鼓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说:“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合的教育。”

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时决定学生的命运。书中第78条建议讲到,有一位同学叫巴浦里克,在学习上别人一遍会的他无论怎么努力学都不会,老师经常批评指责他。班主任老师给巴浦里克的评价是“思维迟钝的儿童”。正是由于生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才使巴甫里克的特长发挥了出来,使他乐于学习,从而改变了老师们对他的看法,并进而促进了他的学习。

在植物课上经过他的亲手实验,他发现“那些成活的树枝是从树顶上剪下来的”,“死掉的树枝,是从树的中部和下部剪下来的”,于是得出结论:“以后就应该从树顶剪,树枝的成活率就高”。“他是一个真正的试验者,是未来的学者,天才的园艺家!他不单纯是要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且是在探索、研究世界的现象。”在这里我们不仅为孩子的钻研、总结精神高兴,也为教师善于发现、关爱学生的敬业精神而感到钦佩。

教师们把巴甫里克发展中的这一变化称为“思维的觉醒”,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知识的最初的源泉受到了观察、检验和研究。毫无疑问,这个孩子的思维的觉醒、迅猛的智力发展、对知识的兴趣的增强——这一切都是跟那位生物教师善于成功地开发出他的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有着直接联系的。

我清楚地记得以前的班级就有这样一位和巴浦里克相似的孩子,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由于孩子年龄小,幼儿园没怎么上。在学习中别人一遍能记住的,我需要向她重复好多次她才明白一点。但是孩子特别讲礼貌,她是走读生,无论早上与中午来都热情地向老师鞠躬问好,见到邻班的老师也经常问好,我一发现她身上的优点就在班里表扬。从孩子刚入班我就给孩子讲,老师不会仅仅因为你的成绩好而喜欢你,也不会仅仅因为你成绩差而不喜欢你。老师喜欢的是品德和习惯好的孩子。因为我有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所以班里的孩子对待她的态度也非常友好。就连我班最有文采的孩子都愿意和她坐同桌去帮助她。

所以,对待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用适当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热忱,不要总是去批评、指责他们,因为鼓励、表扬永远比批评更能促进一个学生的学习;不要让学生对老师的教育持有一种回避和抵触情绪,应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还有就是教师不要总拿他们和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比,那样只会更加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应努力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每一个老师都应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去融入他们、关心他们,用心去聆听他们心底那最真挚的声音。

 

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得”,当老师不去一味地追求成绩的时候,学生就容易被更多地谅解、关注,老师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师生共同生活在一个多彩的、多元的空间里,才能其乐融融。无论学生也好,老师也罢,细细想来,其实没有什么东西比“快乐”更重要。而这份快乐,也只有“人师”才能体会到。

联系电话:0359-2617012(教导处) 0359-2617019(幼儿园) E-mail:yunchengshimyxx@163.com
邮编:044000 地址:盐湖区学苑路魏南大街
Copyright ©2014 运城市明远小学 版权所有 晋ICP备14002007号  技术支持:启源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