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捧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带领我的妹妹们,一起来品读,带给我们的依旧是感动,是钦佩。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对学生的爱,而这些一般的老师恐怕难以做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让我由衷地佩服、尊敬李老师!
李老师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成功!我们教研组个个都从书里取到了不少“经”。
我们组的樊晓静老师心细,人又长得漂亮。她给我们分享的是她刚接班的时候,在开学前就给每个同学写了一封信,信里是这样说的:亲爱的XXX,我是樊晓静,新学期将成为你的班主任,我很高兴能在课堂中见到你,很愿意在未来的日子成为你的朋友,我也会尽我所能,让你在新的学年中有很大的进步。我在2班的教室等待你的到来。我们可想而知,当孩子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心情有多么的激动与好奇。这封信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一步。
其次是我们组的邱主任,有魄力,性格开朗,为人热情。每天早上来到教室,由于邱老师生性对人热情,所以来不及学生问她,她就会亲切地给学生打招呼:“早上好!” “昨天你生病了,今天感觉怎么样?” “你今天看起来精神很好,特别漂亮”……孩子一定会认为老师很高兴见到他,而且很重视他,因此他就会在课堂上好好表现。假如我们每天早上回到教室第一句话是:你交作业了吗?昨天晚上有没有玩游戏?动作快点,你都迟到了,诸如此类。用这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会感觉很压抑,一个枯燥乏味的一天就开始了。久而久之,这些小家伙们就可能蠢蠢欲动,跟咱们对着干了。如果我们每天都以微笑去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有被宠爱的感觉,他们就会喜欢与老师更亲近。
再说我们组的小妹妹任婷老师,聪明机灵,她的微笑能感染到我们每一个人。她们班有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每天看到任老师走进教室时,她都会面带微笑的说:“早上好!”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心情极好。有时候大人们的唠叨让我喘不过气来,任老师的课堂成了我的“避难”天堂。我很高兴能带给她好印象。老师对学生微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班级中有一些学生确实让我们笑不出来,明明昨天还在课堂上捣乱,今天还要对他微笑,太虚假了。是呀,有时我们的确需要虚假地为学生问候,假装微笑,这是技巧,而且笑多了,慢慢地就会从心里笑出来,自己的心情也会因为微笑而好起来,孩子也不会因为被老师批评了而怀恨在心。
我们组的文玲娟老师知性大方,说话总是娓娓道来,她给我们分享的是:坚持经常表扬学生。文老师带3班从一年级代到现在,可谓是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文老师说表扬学生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别人面前夸奖学生,在家长跟前夸赞学生,在其他老师跟前夸赞,在领导面前夸赞,最关键是要学生听到。例如今天领导检查早读情况,表扬我们班同学学习积极,一大早来到教室就开始读书了,而且声音洪亮。今天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在办公室夸奖你们。科学老师说,我们班同学做实验是她见过的最好的,并且各小组能团结一起努力完成任务。我听后感觉特别骄傲。所以我们要经常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的良好表现。
最后是我们的周娟老师,年轻、有上进心。她和文老师一样也是从一年级代到现在。周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向学生证明她是真心关心孩子们的,当有学生表现不好或是行为不当的时候,周老师总是把孩子带到教室外面,真诚地问一句:“你还好吗?”我问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你刚刚在课堂上表现不好,这一点儿也不像平时的你呀,我想你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我就是想告诉你,如果你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想找人倾诉的话,我一直在你身边。其实我很佩服周老师在语言上的技巧。她们班有个女同学性格内向,爱独来独往,但周老师发现她特别爱整洁,抽屉里东西摆放井井有条,而且字儿也工整。周老师抓住有利时机表扬,并且希望这个学生可以帮助她。因此,周老师有了一个布置教室的小参谋,孩子也意识到自己的兴趣能对老师有帮助,从此就愿意打开自己的心语老师交流。
至于我呢,虽然年龄大,但自认为是个老顽童,在班级里经常会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有时也会直呼学生的小名,例如董奕彤同学,我会经常喊她“格格”,李正阳同学经常叫他“丁丁”等等。这样就拉近了我与孩子们的距离,所以我们班很多孩子都成了我朋友。每个学期末,我都会给每个孩子写一个简短的点评,私发给家长,看到孩子们及家长回复带着感恩的语言,觉得再辛苦也值得了。
我们教研组的姐妹们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优势。,我们五年级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大胆探索的教与学的氛围,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我们组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扬长补短,搞好姐妹关系,搞好师生关系,搞好家校关系。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们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打开心灵,是教育的前提,也是为人处事的前提,甚至也是人生幸福的前提。晨间一扇窗,享受万缕光;黄昏一扇窗,晚霞伴凉风。人与人之间,也因这一扇心灵之窗,而更加亲密,更加和谐,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