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互相倾听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之一
再次捧起《静悄悄的革命》,简单素雅的封面设计,正如书名“静悄悄”一样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感受平静、淡定、平实的语言,睿智的思考,执着的文字……
本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实践”五部分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由学生、教师、校长共同参与的革命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倾听的教室
不是听学生的发言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映。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37页
的确,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品质。“一个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个灵魂的快乐。一个灵魂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个灵魂的痛苦。”因而,教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与否,而是要仔细倾听学生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心情、想法,和学生心心相映,产生情感的和谐共振。而学生的倾听是倾听教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发言,更是倾听过程中接收潜藏的心声。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开满鲜花的”。不妨“静待花开”。成就“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那么教师应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使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寂静中思考的状态。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中,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让我们教师保持倾听者应该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学生就会奉献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
文章虽短,韵味悠长。倾听何其简单,又何其不易,真正学会倾听,学会用心倾听,学会在倾听中思考,学会在倾听后再张口说话,其实是一辈子的功课。之所以说它韵味悠长,是因为读此文章便给人清新淡雅、恬静温润之感。这其实就是倾听的心境、倾听的感觉、倾听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