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在芬芳四月拉开了帷幕,今年的读书节比往年更扎实,一道更美的读书潮涌动在14个教研组。四语组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一马当先,成立读书群,边读书边分享,互相督促,共同提升。为了对抗惰性,大家商议之后,公布群规:每天一打卡,可以是感受,也可以是收获分享。否则发五元七个红包。
两个多月来,除了请假发红包弥补之外。大家坚持得非常好。每天一章,每人的读书笔记近半本,每次教研时,大家共聊,努力使读书收获延伸到自我学习和课堂的教学中。
我们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改变了自我读书方式,在课堂上,我们还指导孩子们如何选择书籍:告诉他们何为获得资讯式的娱乐性阅读,何为求得理解性的提升理解力的阅读。并要求孩子们在校园内读书以心智成长,提升理解力的阅读为主。利用课堂指导孩子们学习系统化阅读式的检验阅读,引导孩子们进行分析阅读的实践,利用大单元学习的模式进行主题阅读的实践,使孩子们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有目标地积极主动的阅读,从而增加阅读量,得到飞速成长。
要让孩子们轻松实践,我们老师首先得亮堂如明镜,对于每一本书的阅读,我们提倡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收获,整本书读完之后,每人一幅思维导图,清晰地呈现出收获的内容。
在老师阅读技巧的引领下,孩子们读起来了,随后,如何让书读出深度呢?我们教研组又阅读了第二本书共读书目:《和孩子聊书吧》。边读边在组内分享,践行书中的好的做法,从导读,到如何聊,在学习中,有仿有创新。
收获的同时也有遗憾,那就是,在实践中教研组团体的智慧发挥不够。下一步,我们将从重视选书做起,从适合孩子们读的版本读起,关注兴趣,共同研讨导读、阅读的推进环节和阅读展示环节,让老师的阅读分享延伸到孩子们的读书活动中,让班级的读书氛围更浓,更有实际性。
说实在的,我们老师要想和孩子们共聊,自己首先要读起来,把书读透,读精,和孩子们聊时才能融为一体,听懂孩子们的心声与见解,并恰到好处地聊出新意,所以今后我们将拿出更多的时间去投入到阅读中。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挤,她总会有的。”我们将坚持写字课后15分钟和孩子们共读班级共读书,为和孩子们聊书做好充分的准备;坚持利用思维导图记笔记,读完整本书画思维导图总结的做法;保证每周一节聊书课。
从阅读到“悦”读,我们品尝到了其中的甘甜与辛酸,坚持读书已经化为一种习惯。渐渐地,同事们在一起的共同话题变得纯粹而欢快,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增添了许多默契和心有灵犀。这种心灵相通,得益于坚持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