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陈校长曾经说,只要是对孩子发展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不遗余力地把它做好。这句话可以当作是对办学理念那两句话的通俗解释。七年来我们做了许多事,比如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培养与发展、健身习惯和艺术素养的培养等等,至于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是一以贯之,从未懈怠。
今天我想再一次重申阅读兴趣和习惯对一个人今后学习、生活的重要性。有个真事儿和大家分享: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她语文考了148分,只错了2分,必须要感谢她的父母,因为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通过一个个童话、一个个传奇、一段段故事,通过戏剧性的朗读和投入的、富有张力的表情告诉她文字背后的情感和精神。上小学时,她的父母陪她一起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重新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
她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在父母这种悄无声息的陪伴中完成了。阅读习惯自然也就用不着培养了,因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兴趣的培养是越早越好,习惯的养成也是越早越容易的。
她说,阅读实在是一个太有益的习惯,只要静下心去读,一定非常受益。读书多的人,在考试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做出正确的答案,而且速度非常快、答案非常准、效率非常高。靠的并不是训练得来的技巧,也不是题海战术积累的经验,而是多年的用心读书培养的语感。她说,没有什么比语感更容易得到分数,这是阅读最为明显的益处。
阅读是为了写作,阅读也必然会深刻地影响写作。同样是看书,如果你看的是《好词好句好段》和《优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那么你的作文可能永远都是用自己的笔写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是堆砌,是拼凑,而如果你读了一遍、两遍甚至三遍《水浒传》、《三国演义》,并且也做了阅读笔记,写了读后感,那么你的作文不仅厚重、有思想、有深度,而且在遣词造句、结构安排和布局谋篇上,也一定是优秀的,原因只有一个:你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你把最应该读的书,读了好几遍,并且自愿地写了许多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主观的思想。
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好天赋,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多读、多写”四个字就可以让你在学习方面出类拔萃。
这次期中考试,是我们第一次自主命题,在语文试题里,我们加大了对学生阅读能力考察的力度,从题量到难度上都比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同时在写话和作文的考察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拓宽了写作范围,加强了对重点写作能力的考察,当然在制定评分标准时,也给出了更加详细的分级标准,并且延续了之前我们一个非常良好的传统:一份卷纸三个老师独立给分,最后由一位领导把关——这种和中高考一样的评分机制,尽量做到了客观公正。这是对每一位同学的卷纸负责,为每一位同学的学习负责。
老师们,同学们,阅读和写作,无关年龄和职业,无关身份和地位,无关忙碌和闲暇,只和兴趣和习惯有关。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为自己一生的幸福,迈出重要的一步!
谢谢大家! |